【藥學科普】服藥也講究“良辰吉時”,你知道嗎?
相信很多人買了藥之后,對這個藥是飯前吃還是飯后吃?早上吃還是晚上吃?存在很多疑惑,今天藥師跟您聊一聊藥物的服用時間!
時辰藥理學您知道嗎?
現(xiàn)代研究證明:人體的生理變化具有生物周期性,在生物鐘的控制調節(jié)下,人體的基礎代謝、體溫變化、新陳代謝、血壓、心率、細胞繁殖、血糖含量和激素分泌等功能都具有節(jié)律性和峰谷值,致使藥物在吸收、分布、代謝和排泄等方面也成相應改變。相同藥物在一天內劑量同等但給藥時間不同, 其療效和毒性就不同。時辰藥理學就是根據(jù)人體的生理周期及節(jié)律性來確定合理用藥方案,選擇最佳用藥時間,提高藥物的療效,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。
1. 心血管疾病用藥
晝夜節(jié)律性
人體血壓的變化具有晝夜節(jié)律性。收縮壓和舒張壓均在24 小時內呈現(xiàn)動態(tài)變化特點。大致呈現(xiàn)“ 兩峰一谷” 的波動狀態(tài)。9 :00 ~ 11 :00 和16 :00 ~18 :00 最高, 從18 : 00 起緩慢下降, 至次日凌晨2 :00 ~3 :00 最低。即:晨時血壓開始上升,晚上開始下降,夜間睡眠時降至最低。而大多數(shù)高血壓患者的血壓變化規(guī)律與正常人一致,其夜間血壓下降約為白天血壓的10% ~20% , 也稱“ 杓型” 變化規(guī)律。但也有少數(shù)患者的血壓其夜間血壓下降低于白天血壓的10% ,也稱“ 非杓型” 變化規(guī)律。
時間
對于 “ 杓型” 變化規(guī)律,服用短效制劑的高血壓病患者最好能在血壓升高的2個高峰前0.5 h用藥,服用長效制劑,宜早上一天一次給藥。而對于“ 非杓型” 變化規(guī)律、血壓不易控制的高血壓病患者以及老年患者,應進行多次24 h動態(tài)血壓監(jiān)測,根據(jù)其血壓波動規(guī)律再制定給藥方案。
他汀類降脂藥通過抑制HMG—CoA還原酶,減少膽固醇的前體物,阻礙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,增加肝細胞膜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的合成,從而起到降低血清中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作用。從生理學角度看,膽固醇的合成在夜間比較活躍,晚上服用調脂藥,其藥物起效時間恰好與膽固醇合成時間吻合,能有效抑制膽固醇合成,達到最大療效,所以晚間給藥的治療效果要比日間給藥效果更佳。
餐前還是餐后?
腸溶片應在餐前約30分鐘服用,餐前服用主要是為了避免食物對腸溶片的影響。
早上還是晚上?
有學者認為在早7時前服用為佳;也有認為腦梗死多發(fā)生在夜間,服藥時間以晚上為佳,對于是清晨空腹服用還是晚睡前服用仍存在一些爭議。
2. 降糖藥
3.糖皮質激素
糖皮質激素分泌的晝夜節(jié)律:
人體糖皮質激素的分泌具有明顯的晝夜節(jié)律,血藥濃度在凌晨1 :00 后最低,以后又逐漸升高,到上午7 :00 ~8 :00 達到最高,以后又逐漸降低,直至13 :00 后又達到最低點。順晝夜節(jié)律用藥,可減輕對下丘腦一垂體-腎上腺軸的反饋抑制,避免發(fā)生腎上腺皮質醇增多癥等不良反應,而且可獲得最佳療效。
糖皮質激素療法:
采用早晨7~8時一次性給藥,用短效的可的松和氫化可的松等或隔日早7~8時一次性給藥,用中效的潑尼松和潑尼松龍。
4.消化系統(tǒng)用藥
促胃動力藥
多潘立酮、西沙比利:飯前15-30分鐘服用,若飯后服用,吸收會有所延遲。
抗酸藥
鋁碳酸鎂:飯后1-2小時,睡前或胃部不適時嚼服1-2片,一日3-4次。
氫氧化鋁:飯前30分鐘,利于抗酸、吸著、保護潰瘍面。
胃黏膜保護藥
枸櫞酸鉍鉀:前3次于餐前半小時,第四次于晚餐后2小時服用。
硫糖鋁:餐前1小時及睡前嚼碎后服用。
抑酸藥
H2 受體阻斷藥:西咪替丁,雷尼替丁,法莫替丁等,通常于早、晚各用1 次藥物或者于臨睡前用藥1 次,能夠獲得更加顯著的效果。
質子泵抑制劑:奧美拉唑,雷貝拉唑,泮托拉唑等,通常于早上用藥,選擇1 次頓服的方法能夠將患者的臨床療效有效提高。
5.鈣劑和鐵劑
6.抗抑郁藥
抑郁癥的臨床癥狀多為早晨較重晚間略輕,因此氯丙咪嗪、氟西汀、舍曲林等抗抑郁藥多為晨起服用,阿米替林、米安色林等藥則因困倦、疲勞、失眠等副作用而建議睡前頓服或日間分次服用。
7.抗腫瘤藥物
腫瘤細胞生長有兩個高峰時間,分別在10:00 及22:00 ~23:00,正常細胞則在凌晨4:00 生長最快,化療藥物應避免在正常細胞生長高峰使用,因此腫瘤患者最佳化療時間應選擇在上午10:00進行,這時療效最好,不良反應最小。